首页 > 教育 >

核心素养语文教学问题答疑(让语文教学更具层次感)

发布时间:2023-05-20 15:56:02来源:
核心素养语文教学问题答疑(让语文教学更具层次感)(1)

 

教学更有层次感《清贫》这篇课文位于统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2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的最后(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写于囚室)提示了写作的时间以及写作的背景。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展现了两方面的学习任务:1.迁移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运用方法紧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从方志敏的自述和他同两个兵士的对话中,体会方志敏的人物品质。2.理解清贫的真正含义。这两个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在教学中该如何落实教学任务?如何凸显学生理解的层层递进?如何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具层次感呢?统编教材强调了略读课文的教学体现就是粗知大意、学法迀移,就是在课堂中给予学生的充分自主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烟花].1解读时要紧扣单元导语页,读懂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什么是“内心”?内心就是人的感情和心理活动及变化,它是内隐的。课文10-11课已经学习了从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内心变化。《清贫》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阅读文中描写方志敏和国民党兵士举止神态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方志敏内心的真实想法,加深对课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让学生自主阅读提示,明确教学任务,以后放手让学生在4人组合作交流学习圈画相关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针对关键的语句进行品读即可。[烟花] 2.如何让整部教学,拥有层次感?①基于最初感觉的理解。理解清贫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揭示课题以后,可以让学生初步的交流自己对清贫的最初始的理解。②借助资料法查询本义。可以通过查字典知道清贫的本意是生活清寒贫苦。③交流中的不断加深理解。a.交流方志敏和国方兵士的趣事时谈理解如:“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祆领摸到袜底,出了一只时表和一只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去年暑假我穿的几套旧的汉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假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b.国防兵士的言行举止谈清贫的理解。紧扣国防兵士内心活动的变化,从你开始的“热望”,到搜不出东西时的“激怒”“威吓”,接着四处捏和搜的“企望”,再到最后什么也说不出来似的“失望”。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方志敏个人生活的清贫朴素。c.从方志敏的语言描写中体会他对清贫的看法。“哼!你们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想错了。〞“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发财!”“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10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从方志敏同志的自述以及语言中,不难发现,对于国防兵士的贪婪丑恶,甚至是恐吓,他都是不屑一顾的。展现了他甘于清贫,秉公执法,清正廉洁,舍己为公的崇高美德。d.借助资料,加深理解。写作背景、人物简介e.联系生活,谈谈清贫。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了解的如方志敏这样的人,升华崇尚品质的赞美之情。[烟花]总之从原始认识入手--字典本意了解--人物语言--双重视角对比--自述一层一层,让我们对清贫的理解由浅入深,使整个教学设计层层递进,使学生的认知层层递进![灵光一闪]教学环节设计建议如下一、导入。(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己快速阅读课文,知道课文围绕清贫讲了什么?三、结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四、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任务。学习前引导学生回忆以学方法,学会运用已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五、交流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及变化,感受人物的品质。六、升华主题凸显清贫理解的层次感。七、小结布置作业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