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孙华:埃德加·斯诺的一半骨灰葬于中国所为何来?

发布时间:2023-08-16 21:26:53来源:
   题:埃德加·斯诺的一半骨灰葬于中国所为何来?

  ——专访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孙华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正对慈济寺山门遗址,“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长眠于此。五十年前,斯诺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这里。这背后有何故事?今天为何要纪念与研究斯诺精神?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孙华日前就此接受 “东西问”专访。

视频:【东西问】埃德加·斯诺为何将一半骨灰葬于中国?来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半骨灰安葬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这背后有何故事?

  孙华:1934年,埃德加·斯诺受时任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邀请,来到燕大新闻系教书。在学校里,他接触了许多青年学生,对校园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同时,斯诺也是最早报道“一二·九”运动的西方记者。正因为他对中国革命、中国文化的了解,宋庆龄推荐他前往陕北采访。

  实际上,1936年,斯诺是从燕园出发采访毛泽东和红军,也是在燕园完成了影响世界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斯诺从陕北带回很多影像资料,在临湖轩向北大、清华、燕大的青年学生放映他拍摄的反映苏区生活的影片、幻灯片。1960年和1964年,斯诺两次回到北大,称这里应是全国及世界青年所向往、共同为全人类进步作贡献的地方。

  1972年,斯诺在临终前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美国抚养和培育了我,我愿把我的一部分安葬在赫德森河畔,日后我的骨灰将渗入大西洋,同欧洲和人类的一切海岸相连,我觉得自己是人类的一部分,因为几乎在每一块土地上,都有着同我相识的善良的人们。”

  斯诺去世一年后的1973年10月19日,其骨灰安葬仪式在北大未名湖畔举行。当时,毛泽东等一批领导人都送了花圈,周恩来总理亲自参加了安葬仪式。斯诺夫人在安葬仪式上说,斯诺过去在这里教育青年,现在安息在这里,他实现了自己的心愿。1977年,叶剑英亲笔题写了碑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后被镏金镌刻在墓碑之上。

   记者:如何评价《红星照耀中国》在西方的影响?

  孙华:1938年,毛泽东在接受一名德国记者采访时说:“当我们被整个世界遗忘的时候,只有斯诺来到这里认识我们,并把这儿的事情告诉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们将永远记住斯诺对中国的巨大帮助。”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等一系列作品,向西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真正形象,以及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斗争精神,不但影响了国内大批爱国青年前往陕北,也令世界各地读了这本书的青年人支援中国革命。

1935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 供图

      曾有人问白求恩为什么要去中国,他回复“请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也说:“在人们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就像火焰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

      《红星照耀中国》在两方面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是对历史的记录。直到今天,这本书依然是美国政要和各界人士,包括西方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经典著作。美国学者费正清评价,这本书第一次把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毛泽东等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介绍到西方,让人们知道了在中国有这样一支力量。

    《西行漫记》是《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图为红军长征路线图。 供图

        二是对历史趋势的预见。1936年,红军仅剩的3万人长征抵达陕北,斯诺坚信这批人能建设一个新中国。实践证明,13年之后就是这些人建立了新中国。所以这也是此书的伟大之处。

         记者:您如何定义斯诺精神?这一精神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孙华:斯诺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用事实说话。斯诺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密苏里人”。这是美国谚语,意思是“拿出证据,眼见为实”。他在采访中一直秉持公正真实的基本原则,将中国最真实的一面介绍到西方。这种公正性与正义感赢得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也赢得了西方读者的信任。他做到了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让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

      陕西省档案馆展出的《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展览展现了以斯诺为代表的13位外国记者走进革命根据地、走向抗日最前线的真实记录。张远摄

        80多年前,斯诺打破了意识形态的障碍,让不同文化、意识形态背景的人相互了解、理解、信任。正如王毅外长所说,希望更多外国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既不要用“美颜相机”,也不要用“灰黑滤镜”,只要真实、客观、公正。

        斯诺精神也启示我们要张开怀抱。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曾说,在延安时期,光美国就有148个有名有姓的记者到陕北采访过。今天,世界各地有更多人将目光投向中国,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的胸怀,秉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理念,努力引导各方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发展。

         记者:中国希望并欢迎更多外国媒体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在您看来,斯诺精神对当今新闻工作者有何启示?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方面,新闻工作者能发挥哪些作用?

        孙华:你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词,就是人文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让两国人民相互了解非常重要。

      2023年8月11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正式闭村,最后一批离村代表团成员与志愿者告别。张浪 摄

        当前,中国的发展常被误读,或被视为一种威胁,所以我们有时会处于有理说不清的境地。

        实际上,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极为重要。正因为斯诺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从而避免了报道偏见。斯诺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通”,他一生所写的11本著作中有9本是关于中国的,是中国文化鼓舞了他去发现“中国的红星”。鲁迅在与友人的通信中曾这样赞誉斯诺:“S君是明白的。有几个外国人之爱中国,远胜于有些同胞自己。”斯诺认为“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中国的小说和哲学比外国人几千页的歪曲报道更有价值”。

      当地时间2023年8月11日,“你好中国!”2023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美国专场活动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奥斯卡电影博物馆拉开帷幕。图为活动现场。张朔 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问题的宝贵资源。新闻工作者要善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中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特别是挖掘当代中国人为世界文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作贡献的故事,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人的价值观、理想追求与各国人民是一样的,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记者:今年是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您认为纪念与研究斯诺的意义是什么?

        孙华:1993年,外交部原部长黄华来到北大。曾是斯诺学生的他说,中国应该有一个研究斯诺的地方,斯诺葬在这里,这个地方就应该在北大。所以中心的名字叫“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黄华先生去世后,其骨灰全部撒在未名湖里,永远陪伴着他的老朋友斯诺。

        我在参加很多国际友人纪念活动时,往往发现自己竟然是其中最年轻的,很少能见到青年人的身影。如何纪念斯诺,让更多人记住他们这一代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建设所作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动员今天的青年。青年是思想解放的先锋,青年的价值观代表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更多青年人成为国际人文交流的主体,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中心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让各国青年通过学术和人文交流相互了解、成为朋友。比如,中心与斯诺家乡的青年举办论坛,并连续举办了十届以斯诺夫人海伦·斯诺的名义的中美两国青年翻译大赛、七届中英友谊与理解论文比赛等活动。

        当年建立工业合作社时,斯诺、路易·艾黎这批人有一种叫“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现在人类面临很多重大问题,比如环境、粮食、能源等问题,其实都要靠全世界人民共同解决,而这些都寄希望于青年。

        受访者简介:

        孙华,教授、博士,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领域包括高等教育管理和跨文化传播,曾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首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团队负责人,北京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编辑出版《埃德加•斯诺研究》《燕园建筑》等专著,主编了北大元培人丛书、斯诺研究丛书、国际人士看中国丛书、教学的魅力系列丛书。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