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机关今年上半年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逾1.1万人
最高检提醒,此类犯罪逐渐向新兴行业领域蔓延,翻新电子产品冒充新品销售、制售假冒汽车配件等犯罪活动增多。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直播带货“即时性”“受众广”的特点,通过“直播引流”“真假混卖”方式售假。
与此同时,新类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不断出现,疑难复杂案件增多。今年上半年,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著作权犯罪1122人,同比上升1.9倍。其中,盗印“剧本杀”剧本、窃取复制网络题库、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非法爬取并传播他人文学影视作品等新型侵权案件不断出现。
最高检分析称,在数字化环境下,文字作品、视听作品、音乐作品、计算机软件等作品的传播更加便捷迅速,相关侵权案件增多,犯罪手段技术性增强。
此外,今年上半年,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167人,同比上升89.8%。从涉及领域看,被害单位既有传统制造型企业,也有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科技公司;从商业秘密种类看,侵犯软件源代码、技术方案、设备图纸等技术信息类案件为主要类型,侵犯价格信息、个性化客户需求等经营信息类案件也时有发生。
最高检还注意到,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共同犯罪和跨区域犯罪明显。今年上半年,检察机关办结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属于共同犯罪5261人,占75.2%,较整体刑事案件共同犯罪比例高41.2个百分点。有案件显示,侵权链条覆盖中国的广东、福建等地,生产侵权商品后通过网络、铁运、海运等方式销往国内外,涉案金额特别巨大。
针对趋势特点,最高检表示,将坚持高质效办案,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检察机关将强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高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同时,将持续推进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体解决刑事责任追究和民事追责。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