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叶食性如何起源?中国科学家对1.2亿年前热河鸟化石研究发现新证据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员吴妍介绍说,中国辽西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特异埋藏,已发现一系列重要的古老被子植物以及已知最古老的多样化鸟类组合,并显示出一个白垩纪森林栖息地以及丰富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原始热河鸟位于鸟类演化树较为基干的位置,对其食性的研究对整个早期鸟类生态起源辐射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本项研究中,为进一步探索被子植物和早期鸟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科研人员首次应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鸟类胃容物进行仔细研究。他们对一个完整热河鸟化石个体的消化道材料进行分析,发现了富集的古老植硅体,这些古老植硅体的形态类型的鉴定主要依据早期群落植硅体大数据的建立和完善,是植硅体分析方法应用于中生代脊椎动物的特异埋藏化石记录研究的一次重要突破,为进一步拓展脊椎动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和途径。
“研究结果证实了在热河鸟的胃容物中保留了来自木兰类叶子植硅体的证据。”吴妍表示,这一发现将已知的早期植食性鸟类的植物类型精确到了木兰类植物的叶片,同时为鸟类普遍植食性的树栖生态位置的转化提供了新证据。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员李志恒指出,此次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还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扫描电镜等多重分析手段,结合形态计量分析和下颌骨骼几何形态的定量化研究,全面重建古鸟类食性的早期演化和现代鸟类相似食性类群的关联。这一成果不仅为早期热河鸟食性提供直接证据,也为鸟类食性演化及其与被子植物演化之间的早期联系提供了全新的认识。
据了解,被子植物决定了现代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景观构成,并维持着包括人类在内大量多门类生物类群的生存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