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邢广程:让中华文明在民族复兴中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3-06-07 10:17:05来源:
  让中华文明在民族复兴中焕发新活气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讨院中国边境研讨所所长邢广程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主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体系深刻论述,为坚定文化自负自强,更好担当起新时期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建,指明了前进方向、供给了根本遵守。

  为什么说“只有全面深刻懂得中华文明的历史,才干更有效地推进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发明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懂得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持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讨院中国边境研讨所所长邢广程。

  中国式现代化必需走自己的路,必需以中华文明为基本,不能转换其他文明之“轨”,不能改行其他文明之“道”

  问:为什么说“只有全面深刻懂得中华文明的历史,才干更有效地推进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发明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邢广程: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这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持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止的文明。这就决议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需走自己的路,必需以中华文明为基本,不能转换其他文明之“轨”,不能改行其他文明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点?如果不是中国特点,哪有我们今天这么胜利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文明、中华优良传统文化须要适应现实中国和未来中国的须要,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须要。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决议了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敢于破旧立新。这就须要更有效地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进行发明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国家治理系统和治理才能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的文化标记。这就须要我们联合新时期的条件、环境、任务和使命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让中华文明在中华民族巨大复兴时代焕发新的活气,展示出新时期的风度。

  推进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发明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须要对世界优良文化结果进行接收,这是由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所决议的。我们须要坚持开放胸怀。中华文明从来就不倡导故步自封。

  推进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发明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实践。我们须要在“转化”和“发展”高低工夫。这种转化不是一般性转化而是“发明性转化”,不是一般性发展而是“创新性发展”。

  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极其可贵的财富

  问:推进文化传承发展是增进各民族来往交换融合的主要门路,对此需从哪些方面发力?

  邢广程:爱国主义是增进各民族来往交换融合的核心价值。我国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即我国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边境地域,各民族在边境地域交织居住,融合互依,逐渐形成了水乳融合的关系。巨大祖国事各民族的共同家园,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极其可贵的财富。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国主义的精良传统,努力保护各民族共同家园。一部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共同抗击外敌入侵和救亡图存的历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须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号,边境民族地域创建更须要依照新时期的特色和请求赋予爱国主义以新的现代表达形式,更须要通过弘扬爱国主义来增进各民族来往交换融合。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巩固和强大的基石。保护民族团结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历史表明,我国各民族不断进行来往交换融合,逐步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议性作用。历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处于最危急时刻也没有分崩离析,得益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得益于各民族来往交换融合,得益于各民族团结。在实现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的主要历史时代更应推进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集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因此,增强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来往交换融合是稳边固边的基本。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与魂。加强文化认同是增进各民族来往交换融合的主要路径,各民族共有精力家园是树立在文化认同基本上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在列入结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少数民族的占到1/3。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贡献。在我国边境民族地域创建中应准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不断加深文化认同,不断增进各民族来往交换融合。

  五个特征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有着周密的内在逻辑

  问: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有很多主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如何懂得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持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邢广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有很多“主要元素”,论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持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特征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有着周密的内在逻辑。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是从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大视野来论述中华文明的。从时间上看,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止并坚持持续性的文明。我们的任务就是将中华文明持续传承下去、延续下去。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主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须要从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时间维度的持续性来深刻懂得中华文明突出的持续性。空间维度就是“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领土不可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一个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国民的命运所系”,这些都表明中华文明具有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空间。中华民族拥有共同的家园,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拥有共同的精力家园,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世代生息的共同空间。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和统一空间。因此,中华文明“突出的持续性”和“突出的统一性”完全地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时空观。

  那么,中华文明坚持“突出的持续性”和“突出的统一性”内在动力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创新性”。这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内在动力。中华文明勇于创新,勇于接收各种挑衅,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我们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须要将这种“突出的创新性”进行发明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包括“内部”“外部”两个层面。从国内幕况看,“突出的包容性”决议了中华民族来往交换融合的历史取向。从五千多年中国历史的纵向来打量,中国各民族来往交换融合是中华文明融为一体的基础样式,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鲜活案例。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过程中,更须要推动各民族来往交换融合,更加完善地体现“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包容性”决议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协调格局。从国外层面看,“突出的包容性”决议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华文明借助古丝绸之路不断同其他文明交换互鉴,不断获取发展的外在优良文化结果。

  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和平性”反应了中华文明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性质。这个特征非常明确地表明,历史上中华文明从来不搞扩大,没有侵犯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国民从来没有欺侮、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国民。和平、和气、协调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一直在寻求和传承的理念。这决议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发展关系的和平性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建依然是这种“突出的和平性”的延续。

  简而言之,“持续性”和“统一性”完善反应了中华文明的时空观;“创新性”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源泉;“包容性”彰显多元一体的思想和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和平性”体现了“中正温和”的价值观念。

  “第二个联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期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问:为什么说“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持续性,从根本上决议了中华民族必定走自己的路”?

  邢广程: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持续性”表明,中华文明具有内在的“长寿”基因,这决议了中华民族必定沿着中华文明自身的轨迹行进,决议了中华文明具有不断生成的文明传承和发展才能,从而使中华文明不断地延续下去。

  中华文明“突出的持续性”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华文明其他四个突出特征支持着其所固有的“突出的持续性”。中华民族相对稳固的统一空间架构、自身的内在创新动力机制、对内包容和合的气质、与外界既兼收并蓄又富有和平天性,上述这些决议了中华民族具有其奇特的气质和民族特征,也决议了中华民族必定走自己的路。

  中华文明阅历过极限“压力测试”,阅历过各种磨难,但中华文明都没有被摧毁,没有因外力强力入侵而中止,这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议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受重大挫折也坚固凝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受到很大侵害,领土被蚕食鲸吞,帝国主义列强合伙欺负中国,“国家蒙辱、国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部近代史既是国家蒙辱史,更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救国图强的历史。中华文明虽然“蒙尘”但没有中止,得益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得益于中国各民族内在的凝集力,这就决议了中华民族现在和未来依然会走自己的路。

  中华民族处于最危急的时刻也尝试过各种治国“药方”,特殊是寄盼望于用西方的“药方”来救中国。让我们重温一下毛泽东同志1949年6月30日的《论国民民主专政——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谛。”“求提高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到达了惊人的水平。”“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成为时兴的“新学”。“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代内发生了一种信念,觉得这些很可以救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犯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异,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犯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努力,包含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范围的活动,都失败了。”这表明,“先进的中国人”走西方之路碰得头破血流。这从反面证明了中华民族必需走自己的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辅助了全世界的也辅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打量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斟酌自己的问题。”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又证明了,不顾中国实际情形,简略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也会遭遇失败和重大挫折,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联合,中国革命和创建事业才会取得胜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即使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也必需同中国具体实际相联合,走中国自己的路。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须要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须要把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相联合,从而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联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因此,“第二个联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期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到达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负、文化自负到达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中推动文化创新的自觉性到达了新高度。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