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科技小院日志

发布时间:2023-05-21 13:55:09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强调,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到如今,学校已在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走进乡土中国深处,青年学生们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本期教育版,我们选取5篇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毕业生在科技小院的工作日志,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成长。

  ——编 者

  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人物:

  张桂花,中国农业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

  地点:

  河北省曲周县葡萄科技小院

  第一次对“三农”有切身的感受,是2021年在科技小院参加研究生新生培训的时候。

  以前的我特别喜欢下雨天,感觉雨天能让生活节奏慢下来,让人放松。但当我看到数场大雨之下,农民的院子被淹、葡萄树被连根刨起、甜叶菊发黑颗粒无收时,我才理解“风调雨顺”对农户有着怎样的意义。

  在调研淹水情况时,农民们得知我们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都十分友善。那种信任与期盼的目光,让我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也督促我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去年2月,正式入驻前衙科技小院后,我便怀着满腔热情,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努力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

  受大雨影响,前衙村70%的葡萄被刨。但我们走访发现,被刨的葡萄大部分是树龄大、经济效益低的葡萄品种,对当地农民而言,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了解新品种种植情况、调研市场接受度、与村委会商讨后,我们决定在前衙村推广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相比于常见品种,这种葡萄平均每亩能增收2.5万元。

  由于没有实际种植经验,我就和师兄一起,奔赴辽宁营口鲅鱼圈区葡萄科技小院、河北邢台常阜科技小院,向其他同学请教,学习阳光玫瑰种植技术。回村后,我们立即开展阳光玫瑰种植知识培训,同时寻找村里有意向的农户,举办田间观摩。

  很幸运,我们第一年就带动了4位农户种植30亩阳光玫瑰。从浇水施肥、到剪枝插枝、到抹芽疏果,我们一天也不敢懈怠。今年8月,我们打算举办阳光玫瑰展销节,助推葡萄卖上好价钱。

  除了帮农民提升种植技术,我还是曲周县的农技特派员、前衙村的妇联副主席。克服饮食文化的差异、语言沟通的障碍,当我真情实意与农民交往、实打实地为农民着想,我和他们就成了朋友。村民结婚生子,我们去做客;过年过节,我们一起包饺子;如今,前衙村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乡。

  用心用情、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就能成就乡村振兴这件大事。

  一线实践,积累人生财富

  人物:

  任红阳,中国农业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

  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奶牛科技小院

  初来小院,迎接我的是一片昏黄的天空和打到脸上有些刺痛的风,还有像是被“春雪”笼罩的盐碱地。

  搬进空了1年多的住处,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改造小院。联系工人修暖气、修水管,晚上睡觉太冷就插“小太阳”取暖,就这样熬过了一周又一周。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我们慢慢适应,也要开始准备试验了。

  牛粪堆肥、臭气熏天,这一点我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来到堆体旁边,在阳光热浪下,看到虫子、蜘蛛和苍蝇的时候,我还是“不争气”地感到阵阵恶心。

  堆肥试验,需要加入一些辅料来中和。为了寻找辅料,我每天骑车在周边寻找。每天我都带着一把烫手的两米长土钻、一个拎起来都很费劲的橡皮锤,压着一顶大大的帽子。当时很多村里人都以为,帽子下的是个男孩,不可能是个矮矮瘦瘦的小姑娘。

  不管天气如何,每天我都要给堆体测温。取样的时候在粪堆旁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回小院时头发都被“腌”入味了。即便这样,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试验期间,在师兄师姐带领下,我参与了农民培训会。由于是第一次讲,也不清楚农民真正需要什么,我就结合自己的专业讲解了有机肥的小知识。结束后,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上来问我,“小麦白粉病怎么防治呀,怕今年再遇到”。那一刻,我很惶恐,即便之前看过很多文献、听过不少讲座,我也无法迅速回答生长在杭锦后旗的小麦白粉病如何防治。因此只能留下老爷爷的联系方式,回去请教老师之后,又去地里看看,希望能找到答案。

  也是那一刻,我明白了建立科技小院的意义,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来农村一线,为什么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今年开学再次来到小院,我的角色已经由新生转变为师姐,得到更多当地百姓的认可,成了他们口中亲切的“小任老师”。但更重要的转变,是从以前害怕吃苦到如今自找苦吃,小院经历成为我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为洱海更清、农民更富贡献力量

  人物:

  王明阳,中国农业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

  地点:

  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科技小院

  从小生活在北方的我,一直觉得冬天就应是一片白雪皑皑,直到来到古生村我才知道冬季还可以这般暖意融融。转眼间,我们这群来自不同高校的研究生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村落已生活了450多天。

  古生村科技小院肩负着发展当地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责任。水稻绿色生态模式构建、油菜绿色高值模式探索、土壤氮磷的径流损失和限量标准……面对不同的研究题目,大家试验过程中都有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外出取样。

  我们土壤组,每个作物生育期和施肥前后都需要取一次土样,每次降雨后都要去径流桶中抽取径流液获取水样,同学们时常呈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模样。

  骑着三轮车在田间地头来来回回,皮肤晒得黝黑,村里的叔叔伯伯都说快认不出我了。印象最深的一次,去地里取样后赶上大暴雨,我们组师徒四人一起推着三轮车在雨中艰难前行,雨水混合汗水把大家都浇透了,我们开玩笑说这就是现代版西游记的故事。

  做科研、做试验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更大的挑战是让村里的村民信任我们、支持我们。

  最初在村里做调研,每次敲开农户的门都要耐心介绍很久“什么是科技小院”“我们来做什么”。日子久了,我们和村民们的接触越来越多,教老人们用手机、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渐渐的,村里的老人亲切地称呼我们为“小娃”,这让我高兴了许久。

  去年11月,古生村科技小院党支部正式成立。当发现当地村民有着刺绣好手艺后,党支部萌生了带动当地村民创业的念头。此外,小院还开办了电商培训班,向村里的年轻人教授拍摄、剪辑的技巧。村里的“孃孃”说,跟我们走得近了,自己的眼界也变宽了。

  我有时会把在村里唱歌跳舞、参加民俗活动的照片发给爸爸妈妈,他们很开心,说我在古生村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让洱海更清、农民更富,我们会一直努力。

  科学种田,让村民得实惠

  人物:

  沙野,中国农业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

  地点:

  吉林省梨树县玉米科技小院

  扎进梨树县玉米科技小院,转眼6年了。

  我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三棵树村的时间,远超在校园的时光。每天起早摸黑下地,在试验田里做科学研究,在田埂边做农业科技推广,从白净小伙儿晒成了黝黑庄稼汉,我却乐此不疲。

  今天,我又被村民错认为修路工人了。扛着一把铁锹,围着擦汗毛巾,穿着从劳保市场买来的工装,确实不像个博士。

  回想6年前,我来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农户家吃饭。为了让大家尽快学会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正确选择玉米品种、科学提高玉米产量、减少成本增加收益,我总是饭桌上“说话最多的人”。

  一来一往间,关系越拉越近。现在,这些“种田老把式”终于愿意相信我这个“小院研究生”比他们更懂这片黑土地,能种出成本更低、产量更高的玉米。

  田间地头的酸甜苦辣,历历在目。优化良种选择,使玉米从高秆粗茎、养分低效型变成了耐密、抗倒伏、高产高效型玉米品种;升级先进农机技术,使秸秆覆盖少免耕在东北这种热量条件较差的雨养区能够有效推行;推广玉米促根壮苗技术,利用微生物菌剂及玉米生长调节剂技术让生产效率提高;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合作社转型升级……6年来,我感受到村民们对科学种田的认可,他们对技术培训的渴望追求得到满足,就像大地遇上了一场春雨。

  如今,我所接触的农户,化肥使用量少了,除草剂使用量少了,种地成本节约了,玉米平均产量大幅增加。在田间观摩会上,这些“种田老把式”也成了“土专家”,会积极与其他农户分享自己的种地经验、护田方法。这样的分享真好,科技小院的技术服务能惠及更多村民了。

  前不久,村民老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家里的苞米比上年多卖了1000多元,算上省下来的化肥钱,一墒地多挣了2000多元。这帮小院的学生,确实懂农业。”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天黑了,星星真亮。从试验田里采集回来的作物样品铺满了院子,明天又该忙了。

  继续书写小院科技故事

  人物:

  陈延玲,中国农业大学2015届博士毕业生、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

  地点:

  山东省莱西市胡萝卜科技小院

  这些天,我指导的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专项研究生正在进行论文开题,我邀请了自己读研时的导师、中国农业大学米国华教授担任组长。和米老师一起在小院的点点滴滴,再次浮上心头。

  吉林省梨树县玉米科技小院是我曾奋战6年的地方。2009年,硕士入学后不久,我随米老师来到梨树。“啥样的玉米种子好?”“玉米丫子该不该掰?”面对农民的提问,身为农业大学研究生的我,却被难倒了。说实话,很受打击。然而,看着大爷大娘期盼的眼神,我鼓足勇气留了下来,学习、服务。

  一茬一茬的玉米丰收,我也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

  毕业后,我入职青岛农业大学。当时,中国农大教授张福锁把我从北京一路送到青岛。飞机上,我们谈了很多。我想,如果在青岛农业大学也把科技小院建起来,用老师当年培养我的方式培养学生,该有多好!

  真正做起来才知道,落地一个科技小院有多不容易。拿莱西胡萝卜科技小院为例,为确定选址,我们提前半年把莱西市所有乡镇走了一遍、所有作物情况摸排了一遍。最后,小院选址在莱西市店埠镇双河村村委会。这儿有体育设施,晚上有很多村民跳广场舞,便于学生结识村民、融入乡村。

  小院老师有很多角色,是老师,是小院“管家”,有时甚至像“爹妈”。学生刚到小院,知识水平有限,我们就手把手教,给农民开讲座、下地指导,学生再模仿着干。想到这些,更感念自己导师当年的不易。

  小院有苦,也有乐。最快乐的是看到学生在小院的成长。

  很多学生刚来的时候,一说话就脸红,更谈不上对农业的了解。几年下来,我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转变。比如学生赵颖,从小在城镇长大,到小院第二天,她就开始进大棚、取土样,现在她已是胡萝卜科技小院院长,立志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她的父母说,孩子像变了一个人。看到这些,我觉得科技小院的工作太值得了。

  如今,我的一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继续到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深造。我想,未来,他们中也会有人成为科技小院的建设者。科技小院的故事,还会不断地书写下去。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