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吴少玉:让非遗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3-03 14:43:32来源:
自己富了不算富,村民富了才是富。”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学兰村党支部副书记吴少玉说,这是她父亲经常念叨的一句话,也是自己返乡创业十年来践行的座右铭。

  在位于海南儋州的海儋土糖基地,空气中浮动着一股浓郁的甜香,工作人员不断搅动着沸腾翻滚的黑褐色糖浆,已经凝固的糖条被整齐码放在阳光房里,在高温通风的环境中进一步干燥发酵。分区清晰的现代厂房内,工作人员依然遵循着传统的18道熬糖工序。

图为正在倒模成形的土糖。 张月和 摄
图为正在倒模成形的土糖。 张月和 摄

  吴少玉是从学兰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2011年毕业后曾在北京从事广告行业,工作两年后决定返乡创业,建设海儋土糖基地。“初衷就是想把土法制糖技艺保护起来,传承下去。”吴少玉介绍,土法制糖在海南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己也是儋州土法制糖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

  把手工小作坊变成现代化糖厂,要在传承古法的同时兼顾效率。“土法制糖没有添加剂,就靠熬煮脱水,之后还要晾晒干燥,这一步没做好,土糖就不能长期储存。”吴少玉说,每块土糖都要在恒温通风的环境下经过四至六个月的晾晒才能达到销售标准。

  “从前土法制糖的经济效益不高,久而久之,会做的人就越来越少,目前村里能熟练掌握制糖工序和火候的师傅只有三位。”令吴少玉欣慰的是,村里还有跟她一样愿意学习传承土糖制作技艺的年轻人。2017年,土法制糖技艺被列为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图为在恒温通风环境下晾晒的糖条。 张月和 摄
图为在恒温通风环境下晾晒的糖条。 张月和 摄

  “学兰村地理位置偏僻,不靠山、不靠海,祖祖辈辈都是靠种植甘蔗、花生、地瓜等为生。”吴少玉说,开办糖厂不仅是延续传统,也是让产业进驻乡村的一次尝试。“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我们发动周边村民种植甘蔗,先后带动白马井镇1897人脱贫。”

  “糖厂一年可以消化两千亩甘蔗,但目前根据销量我们只计划了一千亩甘蔗种植面积。”近两年,吴少玉探索新的销售渠道,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把海南土糖卖向全国,并根据顾客的消费习惯,改变包装、化整为零,扩大销路,现在糖厂的年产值可达四百多万元。

  “以土糖为核心建立的乡村手工艺文化产业组织体系,将土糖工艺从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既实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也为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探索。”吴少玉说,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下,通过“非遗+旅游”模式,还可以使土糖产业既丰富旅客体验,也激发传统手工艺人的创新热情。

  “未来,我们计划依托自然地理资源和土法制糖技艺,通过农业、文旅、非遗三者结合,促进学兰村的产业化发展,进而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吴少玉说,把土糖产业发展壮大,打造出区域特色农业与区域特色文化旅游结合的新型试点,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吴少玉还表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是乡村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攻克的难关。2022年学兰村干成了两件大事,村民们走上了干净的路、喝上了干净的水,“未来,我们在土地平整和水利设施修建方面还要下大功夫。”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