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物可及性提升 助力ALK阳性肺癌患者长期获益
肺癌,被称为“癌症头号杀手”,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所有的肺癌分型中,ALK阳性非小细胞(NSCLC)患者平均年龄在52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时期。每年新发病例数接近3万例,且大多数在确诊时已是晚期,并有约30%的患者在初诊时已发生脑转移。
素有“钻石突变”之称的ALK基因突变对靶向药物非常敏感,ALK抑制剂的出现,让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得以延长。然而,传统的第一、第二代ALK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仍面临颅内病灶不能得到完全缓解和获得性耐药的问题。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肺内一科主任杨衿记表示:“目前,ALK抑制剂已经有了第三代药物洛拉替尼,它独特的环状结构能有效穿透血脑屏障,与靶点的结合更加稳固。CROWN研究在2022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洛拉替尼三年无进展生存率已达63.5%,这意味着在随访时间超过3年后,使用洛拉替尼的患者组尚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这为患者实现长期生存提供了可能性。”
洛拉替尼于2022年4月在国内获批,并于2022年6月上市,单药适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
“今年1月,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了包括洛拉替尼在内的三款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为临床医生从适应证、安全性、有效性等循证医学的角度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选择。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推进肺癌的院内外规范诊治与全程化疾病管理,让ALK阳性肺癌的治疗真正向‘慢病化管理’转变。”杨衿记说。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据介绍,创新抗肿瘤药物纳入医保,意味着相关肺癌患者能用可负担的价格便得到治疗,提升了用药依从性,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整体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