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黑土地上,新农人锄禾记

发布时间:2022-11-11 14:30:32来源:
他们以全新的方式挖掘“黑色宝藏”的潜力,而不是“面朝黑土”、“看天吃饭”
 
深耕,一个老农民都很熟悉的名词,是指用拖拉机拉动深耕机器,翻土,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耕地蓄水保墒抗旱能力的一种耕作技术。在这个12个新农民的故事中,主角们用自己的方式“深挖”着脚下的黑土地,在过去的几年里,千百年来“遍地种绿芽”的传统农业模式呈现出颠覆性的创新与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从种水稻的姑娘,到的新农民,从有“姚疯子”之称的地膜田创始人,到参与项目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龚·...他们用的不是锄头和铁锹,而是现代高科技农业机械和技术,是集耕作、管理、收获为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直播、送货、社群营销。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重构农业模式,更是在这片广袤厚重的黑土地上,将自己的辛勤和智慧融入了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诗篇。
 
从太空俯瞰地球,东经125度至127度,北纬44度至49度的地方,就是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的中国东北黑土地。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一群农民生活在黑土地上。他们的脚从一出生就被绑在地上,被绑在匆匆穿过时间缝隙的庄稼上。这些作物年年分蘖、拔节和生长,以便农夫的收成能年年养活全家。
 
如今,这片土地迎来了一批正在开拓新路的人。他们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挖掘这块“黑宝”的潜力,也让千千那些像黑土地一样沉默、朴实、笨拙、辛苦的农民们,不再“望天吃饭”,有了更稳定的收入。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农民。
 
这片黑土地是他们的星辰大海,是他们的“乌托邦”。
 
逃离那深深的皱纹。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跟着大人们,艰难地在地里给玉米除草。这座山脊是他们家的路。爬累了就踮起脚尖,玉米一眼看不到尽头。八月,热风吹着玉米叶子,发出“呼呼——”的声音。珠子大小的汗珠滴到黑土里,转瞬间就消失了。深深的沟痕让她不得不用手和脚爬行,当她结束一天的工作回来时,她伸出手,手里拿着泥。她背上裸露的皮肤被晒成了褐色,脸也被剥掉了。
 
2004年,东北农业大学的一封录取通知书,让20岁的黑龙江农村姑娘罗翠花下定决心,告别山沟坎坎,永不回头。然而,在学习和工作后的几年里,她还是像个孩子一样,梦想着爬埂沟。
 
从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毕业后,罗翠华在哈尔滨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她与哈尔滨市农村经济管理站合作,为全市有需求的农业合作社创建网站,为他们提供线上平台创业服务,包括创业咨询、培训等。
 
十几年前,建网站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工作。依靠这笔生意,罗翠花在哈尔滨站稳了脚跟,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些经营合作社生意的新农民。
 
“虽然我学的是农业,但我再也不想回垄沟了。”罗翠花说,不再爬垄沟,不再干农活,是这个小女孩最大的梦想。
 
耿世龙,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初中毕业后告别家乡外出打工。漂泊十几年,他在山东济南经营着一家木材厂,但那个贫穷却温暖的家乡的印象却永远印在他的脑海里。
 
“我年轻的时候,边工作边学习。我和弟弟每天跟着爸爸去山里采集野生中草药,卖了换钱。那时候一个星期收的卖的钱,足够我的兄弟们买一个新书包了。”耿世龙回忆起来,脸上不禁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屯子孩子的快乐来得很容易,一个新书包就能让他们在上学的路上快乐快速的奔跑。
 
直到多年后,在他们在外漂泊的特殊时刻,当他们的梦想与现实重叠,他们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叉点。
 
金色与黑暗:岔路口
 
金秋十月,看不到边的辽阔稻田在阵阵轰鸣声中渐渐褪成金黄色。这是农机手的工作时间。当地里农机的车辙、压痕被塑造成凹凸不平的土块,地上只剩下一排排34厘米长的稻茬直立着,像是供奉神灵的香烛。
 
几千年来,土地一直是屯里人的生活。回忆往事的时候,农民不会记得是哪一年,而是会把事件发生的年份和当年的收成联系起来。当他们把一年的收成交给粮贩的时候,仿佛把自己一整年的血汗都交了出来。就这样,年复一年。
 
出生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的女孩陈玉佳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
 
渤海镇是“石板饭”的原产地。数亿年前,这里火山爆发,岩浆流动凝固形成玄武岩,铺就了小镇各处的“板岩地”。板岩具有很强的吸热和散热功能,使得板岩土地的地温和水温比普通稻田高2-3摄氏度。石板上覆盖着由岩石风化和腐殖质沉积形成的肥沃黑土,镜泊湖优质的水源灌溉使这里的水稻生长环境极为优越。
 
“市面上那么难吃的大米,每斤还能卖几十块、几百块,而我们的好大米只能卖到二五十斤,浪费了!我想回老家,帮乡亲们卖大米!”
 
就像一滴油掉进了滚烫的水里,一句话,陈玉佳炸开了整个村子的锅。爸爸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你要稳扎稳打当老师(东北话)!种田很辛苦,行情也没那么好!”
 
陈玉佳的固执出现了。她辞掉了宁安一中体育老师的工作,回到农村。她热爱运动,从小喜欢运动和跑步的自由感,但做新农民的想法占了上风:“黑龙江不缺农民,但缺会营销的新农民;村里不缺好产品,就是缺好销路。”
 
陈玉佳走上了一条岔路。路不好走,但她记得村民们种田的艰辛。“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农民的皮。他们都很黑,整个夏天他们的手都不干净。我们这里都是手工插秧。农忙的时候,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我们蒸些馒头,带些榨菜,在水里干一整天。我没干过农活,但我也是农民的孩子。我觉得我应该回到这个地方,让人民不辜负这份辛苦,多赚点钱。"
 
今天,陈玉佳已经回到家乡六年了,他的外表看起来和其他农民一样。6年来,陈玉佳在村里的摊子铺得越来越大,从Tik Tok的商品直播,到有机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到稻鸭、小龙虾的养殖。生完第三个孩子后不久,陈玉佳把头发剪得很短,她的脸被乡下的太阳晒黑了。
 
出生在“三莓之乡”黑龙江尚志市石头河子镇的姜兴旺,作为新农民的起点,他与家乡的草莓、树莓、紫浆果有着不解之缘。还没回老家,就听说老家的浆果卖不出去,老百姓排队等着收购。有时候第一节课就是一晚,价格低的时候也就四五毛钱一斤。“产品的实际价值根本不等于它的价格”。
 
对于“90后”和“北漂”张学来说,这也是一个决定回家的机会。2015年春节前夕,黑龙江省五常市老家有急事要用钱,但秋天收获的水稻还没卖出去——村里很多家庭都是这样。为什么品质优良的五常大米会遇到销售困难?很多消费者想吃却吃不到正宗五常大米。这件事对张学触动很大。“应该做些什么?有什么办法?”
 
同样想着为家乡做点事情的,还有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龚·。宫是一个出生在哈尔滨的“90后”女孩。大学毕业后,她去英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小时候,她对父亲家乡宜春的印象是低矮的平房,路边的水族馆,还有一群永远走不出大山的人。
 
“磨出这么厚的茧有多难?”2012年冬天,那年年底,龚刚从英国度假回来,看见他老家的老人在雪地里往外捡柴火。“我清楚地记得那种感觉,直到现在我握着他们的手。”那一刻,龚决定回到家乡,为乡亲们做点事,让宜春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不久后,2013年,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单木经济”已经一去不复返,“杜林”人民面临着转型的困惑。此时,龚和父亲约定,于2013年4月正式成立伊春宝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目光投向了东北人的生猪养殖产业。
 
黑龙江海伦90后青年张春宇的岔路有些曲折。2017年,张春宇从俄国回到家乡,起初开始了时尚事业,但总是觉得很无聊。想着想着,他把目光投向了脚下的黑土地。“民以食为天,海伦黑土资源丰富,农作物生长环境优越。这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城镇。更何况我是本地人,对这片土地有感情,还是想为家乡做点事。”黑龙江、山东等地的很多农业合作社都围了过来,张春宇决定在家乡引进一种新东西——土地托管。
 
耿世龙人生的分叉是偶然发生的。2014年,耿世龙到河北省安国市出差领取货款。在一个物流园里,他不小心撞上了很多停在这里的“黑C”车牌的大货车。当他看到来自家乡牡丹江的汽车时,他感到非常亲切。一问才知道,这些大货车装的是牡丹江周边地区的药材,运到北方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安国销售。
 
一瞬间,小时候采野菜的快乐像一股暖流流过他的脑海。不久后,耿世龙回到家乡,发现中药材行业前景好,利润高。再加上骨子里的一种情结和思乡之情,他果断下定决心要回乡创业。他卖掉了外地的木材厂,用家里多年打拼的财富,准备和乡亲们一起在野生中药材的王国里取得突破。
 
“贴膜”、主持、直播:走进“乌托邦”
 
“那时候我就想再也不做农活了,觉得爬犁沟最累最难。创业后发现自己种大棚挺难的。后来我绕了一圈,跟着老公回村,建了一个工厂。想去,还是觉得现在最难。现在肩上的责任大了,从业人员也多了,每年都要和农民签订大米收购订单。”
 
如今,罗翠花不再需要手脚爬垄沟除草。2015年,她决定和之前合作做生意的黑龙江延寿县新和有机水稻合作社主任姚宏亮结婚,一起回老家。让她喜欢的是姚宏亮在研究“覆膜田”技术上的努力和执着。她专注于做品牌的同时,依靠之前网站积累的资源,将“覆膜田”技术种植的有机大米推荐到网上平台销售。
 
“覆膜田”的故事要从2003年说起。那一年,父亲生病,在深圳工作的姚宏亮辞职回了老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研究土地地膜覆盖,减少杂草,防止病虫害。
 
2003年的一天,姚宏亮正在地里琢磨如何提高大家种植有机田的积极性,不用农药消灭杂草。不经意间,他发现田里漂浮着一个装满肥料的编织袋,袋子压过的一小块水田里没有杂草。
 
姚宏亮灵机一动:“如果我把所有的土地都用可生物降解的薄膜覆盖,稻秧通过薄膜插在地里,能达到除草的效果吗?”
 
姚宏亮开始在自己的田地里做实验,并在稻田里“粘贴薄膜”。周围的村民觉得新奇,于是放下了自己的活计,聚集在姚家的稻田周围,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有人给姚宏亮的妈妈发了一条信息:“去看看你的小房子,把它埋在地下!”从此,“疯姚”这个外号就在草地上点了一把火,迅速传遍全村。更有甚者,他在背后说“狗有角——千方百计提高羊(外国)”。
 
姚宏亮不仅研究有机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还研究地膜移栽与自制农业机械的集成。为了不干扰自己家和别人家正常插秧,姚宏亮先等别人插秧,然后到自己开辟的一块试验田里,把机器零件搬进去,组装成一台自己设计改装的覆膜机,供田间作业。作业结束后,他把农机拆下来,一台一台搬出去,不让别人家的苗受损。
 
直到多年以后,姚宏亮才能够带着微笑讲述这个艰难的故事。姚宏亮进入“乌托邦”是一个“沉默的时代”。
 
走进五常市卫国乡乡长安村邢家店屯张学的直播间,就像来到了一个专业网络名人的根据地。各种直播设备装在一个整箱里,屋子中间是一张宽敞的桌子,用来直播。拿出直播手机,张打开了自己制作的展示销售业绩的短视频:“第一批货60吨,我们直接用火车皮发货!”
 
看似说起来容易,但张学回乡创业的每一步,几乎都应验了父亲的预言。起初,父亲强烈反对女儿回老家。他曾说:“在大城市里,连收垃圾的都是城里人!”回国后,谈客户有多难,张学都是一点一点品尝,一步一步尝试。
 
有一次,为了见一个北京客户,张学跑到客户那里等了7天。最后对方被她的真诚打动,派人到武昌实地考察,签下了大单。2021年十一假期,一个重庆客户去佳木斯做生意。张学追到佳木斯见面商谈,客户却告诉她“她要的品种不是五常农民种的‘稻香’,是‘长粒香’”。虽然张学有些失望,但她很快帮助联系了一个种植“长谷香”的合作社。当这位顾客被感动时,他也向张学介绍了一位新顾客。
 
“每一个合作的客户,都是你脚下路的延续。”张学说,现在我们开始尝试领养模式。在收入覆盖农民成本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需求管理认养地块,让消费者吃到放心优质的大米。
 
同样,黑龙江省延寿县延寿镇城郊村的高延龙和张旭为他们的家乡粮食建立了新的市场。今年5月,夫妻俩注册了Aauto更快的账号“农民农产品乡村振兴”。通过打造“农人”品牌,他们销售当地产品,如村里生产的大米、山里村民采摘的木耳和野生蘑菇。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把账号从“0”做到了近10万。
 
“我们已经尝试了许多路线。刚回国的时候,我们卖过农药和农具,但不是很受欢迎。”张春宇记得,2018年冬天,从俄罗斯出差回国一年后,他雇了三个人,买了种子、化肥、农药,去村里开拓市场,顺便了解一下村里的情况。结果整个冬天一粒种子一袋化肥都没卖出去。
 
后来,张春宇决定集中精力进行土地托管。他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挑选会种地的人才,一共挑选了14个人做这项工作,说服他们拿出一部分土地到张春宇的金凤公社进行规范化管理实验,对他们进行田间管理培训,并为地块作业配备农业机械和工具。
 
第二年收获后,这14位农民惊喜地发现,托管地块的产量和收入比原来提高了20%!就这样,金凤公社的农业服务业务在海伦逐渐扩大。
 
“以前老百姓不理解,以为你赚了他们的钱。现在我们帮他们挣钱。”张春宇说:现在,我们的配套机制在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在不断升级。我们不仅要种好粮,还要养好地。整个种植过程都是按照我们高标准的种植方案进行的。如今,绥化有22万亩土地由金丰公社管理。
 
“我们让农民看到,虽然他们擅长种田,但我们在管理上更专业。现在农民的观念在改变,逐渐认可我们的托管模式,这比在俄罗斯做贸易有价值多了。”张春宇说。
 
托管兴起的背后,是新农民对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塑。他们不仅扎根沃土,而且精通农业技术。他们也是网络专家,普遍具有互联网思维。他们促进了集约化经营、农村电子商务以及农业、文化和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在为改造传统农业注入新元素的同时,他们也在农村找到了自己的水田和犁沟。
 
守护与救赎:成为新农民
 
在收获的季节,沿着村道上卡车车辙的泥痕可以到达黑土地上的收获地。
 
在黑龙江省依安县的黑龙江鹏程生化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综合收割机正在玉米地里、大豆地里作业。
 
“10月25日大概完成了粮食收割,10月底完成了秋收整地。”公司总经理助理邢碧玉是黑土地连年增收高产的见证者。这个“90后”女孩2014年从学校毕业后来到公司,第一次在田间地头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在农村,我见证了玉米一天天的出苗、拔节、开花、吐丝。那种旺盛、健壮、活泼,让我觉得更接地气,也渐渐体会到做新农民的意义。”邢碧玉说,特别是今年玉米最高亩产超过2000斤,这得益于良种的推广和种植基地的良好做法。
 
“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黑土地的潜力还需要我们继续挖掘。”邢碧玉说,这可能是新农民应该做的。
 
在姜兴旺看来,新农民的使命更加艰巨。“他要懂得感恩,要有带头奉献、带动他致富的品格”。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姜兴旺经营的尚志市兴业浆果种植合作社冷库面积已达3500平方米,可储存速冻浆果1500吨,年加工浆果1800吨,年营业收入1200万元。
 
如何为村民找到一条富裕幸福之路?姜兴旺用行动回答。2014年,他投资1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10公里长的碎石路。“当时我在黑白色干活的时候,就想着在雨季到来之前把路修好,这样村民们进出田里干农活就方便多了。”2020年,台风“芭薇”和“梅莎克”经过时,他得知普京村一座跨河铁路桥受损严重。他的合作社投资4.6万元,帮助修建了一座26米长的铁路桥。
 
路变成了石子路,旧桥换成了新桥,雨天的鞋子不再沾满泥土,过桥的行人不再跌跌撞撞。这是姜兴旺想要的答案。
 
时间有一条沟状的褶皱。在我的家乡生活了12年后,姜兴旺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如果你把他重叠在时间褶皱的每一个缝隙里,你会发现他的脸上多了几行皱纹,头发里多了几根白发,但他眼中的光芒依然如炬。在他心里,他希望一条路、一座桥所产生的情感联系,能够真正到达乡村与乡村之间的每一个沟壑。
 
在五常城广阔的稻田里,是发生的“打谷场”。穿着被泥土遮住的工作服,农民们扛着收割的水稻,把一捆捆的水稻送到脱粒机的传送带上。在传送带的末端,编织袋早已准备好。草灰在空中飞舞,谷物被收集在袋子里。
 
在妻子张学来到武昌后,1984年出生的杜鲲鹏经常在张学的短视频中扮演一个“被妻子拐卖到东北的河南男子”。但在现实中,从发展文旅融合,到打造亲子庄园,他对夫妻俩的事业有一整套规划和想法。也许在他为了爱情辞去北京工作的那一刻,或者在他为两个人从车站拎着一袋袋大米到店里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决定要留在这片黑土地上,融入乡村振兴计划。
 
返乡创业,实现乡村振兴,都是太深奥的命题。在“杜鲲鹏式”新农民的实践中,他们没有一个简化版的答案。在他们心目中,“不管是好是坏,都不会选择另一条路”,“一路走到黑”。
 
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早已与这片黑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这片黑土地帮助他们实现了人生的一次重要成长。
 
故事开始:进入茫茫人生。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一组数据:已有1100多万创业者返乡。综合测算,一个返乡创业项目平均可吸纳6至7名农民稳定就业,提供17个灵活就业岗位。
 
年轻人投身农村,回归乡村,这是一种隐秘而持续的趋势。
 
在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当得知陈玉佳注册的宁安鱼枷农产品有限公司吸引了两个“90后”和一个“80后”下乡时,我们才得以从“返乡创业”的宏大命题中打捞起这个隐藏在黑土地上的乡村故事,与其他11位受访者的故事一起,拼出了一个完整的“新农民故事”拼图。
 
不过偶尔和客户交流到口干舌燥的时候,陈玉佳也会想起她小时候长跑的梦想,还有她三年级的时候妈妈给她买的一双“黑龙”牌溜冰鞋,花了几个月城里人的工资。
 
“过去,在学校教学生用知识浇灌祖国的花朵。现在,黑土地的种子真的是用新的农业技术呵护的,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是告别了城市里朝八晚五的日子。奔跑的土地越来越宽广,我感到更加自由,仿佛能感受到‘做自己’的感觉。”陈郁感慨道。
 
对于“石板稻”未来的发展,陈玉佳打算用水稻种植推动三次产业融合,从基础种植到大米加工,再到乡村旅游,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链条。她计划明年在稻田旁开一家稻田餐厅,更好地承载自己的“诗和远方”。
 
邢碧玉也希望通过公司统一的良种、好的技术、有经验的团队,让更多农民的土地价值得到提升。“大豆和玉米产量上去后,会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得更好”。
 
张春宇所在的金丰公社正准备扩大大豆深加工业务。“我们现在正在建造新的仓库,购买新的干燥设备。我们准备明年上市,生产腐竹和豆腐皮。”张春宇说。
 
目前,龚的公司引进的猪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帮助家乡群众实现了伊春森林猪、宝玉雪猪的智能化养殖,还形成了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协同发展模式,直接带动300多人就业。公司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合作完成的“民猪优良种质特性遗传机制、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装配式低能耗建筑技术在农村养殖业中的研究与应用”通过黑龙江省科技厅注册,获得黑龙江省城乡建设科技一等奖。
 
一个新农民的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坚定。是基于一个人梦想和价值的实现,更是基于这个时代的信仰;是一种期盼百姓富起来的朴素情怀,也是保持中国粮食稳定的美好愿望。
 
当记者来采访时,姚宏亮总是讲述那个经典的故事:大约在2003年的一天,姚宏亮用塑料薄膜覆盖他的田地的轶事被村民们传了下来。村里二楼有酒席。有婚丧嫁娶的时候,能来三四百人吃饭。我吃饭的时候,姚宏亮也在。村子里的一个人喜欢争论。远远看见他,就向他打招呼,说:“你很有先见之明。你知道这稻子要躺倒了(东北话,倒伏),你怕稻穗粘泥,特意铺了些膜!”
 
从此,“帕沃一号”成了“姚疯子”的新外号,但什么也阻挡不了他学习覆膜技术的决心。到目前为止,姚宏亮的合作社在当地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声誉,有430多名成员,他们负责管理12000亩优质有机水稻。
 
穿过延寿县的一个个村庄,从废弃的土坯房里依稀可以看到当时“帕沃一号”故事的全景:姚宏亮冷笑着走开了,“带着地膜田走向世界”的梦想还没有萌发。在他的身后,有一群对着黑土的老乡,默默地写下了“锄地至午”的故事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由于“姚宏亮人”的存在,“耕者有其田”的传统得到了现实意义上的重构。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正在让身边的农民相信,传统理念和现代技术可能会在这片土地上融合,让这里的人们生活得更好。
 
“我选择的行业定位是可持续的。不仅现在能做到,明年、十年后、下辈子也能做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百年企业。”这句话,姚宏亮笃定地说。
 
这一天,当我们告别姚宏亮时,已是黄昏,手机上的时间显示刚过五点。东方的夜空缓缓挂起深蓝色的幕布,西方橙黄色的余辉在云层中若隐若现。“覆膜场”的巨幅广告牌已经失去了色彩。
 
稻田里一台收割机轻轻亮起。就光而言,稻田似乎是一个通向无垠的神秘空间。一片又一片稻田默默地凝视着乡村,暮色的光晕包裹着它们,遮掩着它们,只留下收割机的灯光一次次闪烁,仿佛黑色的土地在呼吸、吮吸。
 
在这位农民的记忆中,时间刻度上标注着一年四季的日期,春来夏去,秋收冬储,等等。
 
无限的时间,无边的宇宙,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可能是永远无法衡量的维度。而农村的新农民,却在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上,找到了自己存在、生活、奋斗向前的意义。
 
青春也许短暂,但奋斗者的一生从不邋遢。在这片厚重而充满活力的黑土地上,有人踩着泥巴,敲开每一堵挡在前方道路上的墙,走进无边无际的人生。
 
说话间,姚宏亮匆匆上车了。他说他要回到新建的大米加工厂,一位年轻的企业家想向他和他的“地膜田”学习。
 
姚老板的车在乡村公路上扬起一片尘土。在他遥远的地方,星星呈现出闪耀光芒的轮廓。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