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任正非: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解决卡脖子,基础教育是突破,国内模仿成习惯,难再有创新!

发布时间:2022-10-17 11:17:36来源:
2018年,美国卡我们脖子,在高科技领域全面封锁我们。第一批清单就涉及了30多项核心技术,这背后需要我们从0开始突破,难度有多大不言而喻。

那一刻,才意识到美国针对的不仅仅是一家华为,而是整个中国高科技领域!

那一刻,整个中国都发出一个疑问:怎么办?我们没有芯片,被世界科技强国封锁,我们还有出路吗?

但华为的负重前行,让所有人看到了黑暗中也有星星之火,尽管我们身处黑暗,依旧有人抬头仰望星空。

模仿成了习惯,很难建设科技强国

进入21世纪,中国发展迅速,特别在经济上,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在科学领域我们发展也很快,论文发布数量很大。

但这背后需要我们清醒的是,大跟强是不一样的。尽管我们是“世界工厂”,却被西方人称为“大而不精”。

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才是科技强国?美国能成为世界科技的中心和创新高地,那才叫强国。

所以这背后并不是要看我们的经济体量有多大,更不是要看我们作出多少“伪原创”的东西,而是我们需要从0开始作出更多原创的东西,也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这才是强。

如果是别人有了,你再跟在别人后面去搞,那顶多算的上后来居上,当模仿成了习惯,很难建设科技强国。

那么何为原创?

这背后可以从科学上的原创,技术上的原创和产品级上的原创。如果这三个层面我们都能够有原创性的突破,营造完善的科学家群体,打造良好的基础科学教育,建造产业创新高地,那么我们就能实现真正的科技强国。

但目前来看,我们不管在哪一个层面,都谈不上原创。

自从华为被打压之后,“自主研发”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也是因为美国要卡脖子,第一批清单就涉及了30多项,这背后需要我们一一去解决。

但我们要明白,我们要解决的不只是清单上的问题,而是科学原创问题,从底层根基开始改变,在将来我们才有能力去应对更多的卡脖子,或者反过来卡他们脖子。

缺乏一流顶尖人才,难有重大原创

郭传杰曾经说过:我们中国人智商并不比西方人低,世界上公认最聪明的两种人,除开犹太人就是中国人了。所以对于真正的原创性科学创新,并不是说聪明就能够做出来,而是需要一流杰出人才。

郭教授这句话怎么理解?

从科研团队来看,我国人才队伍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科技部放出了一组数据,我国研发人员达到710万。但这组数据当中,大多都是普通人才为多,或者是二流、三流人才,而缺乏一流人才。

这也是当年钱学森发出的疑问:我国有如此多的高校,缺乏没有一所大学是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不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人才,而是教学生如何赚钱,如何在社会求生。你说,这种环境之下,我们怎么可能“帽”出一流杰出人才呢?

或许你会问,什么才算的上一流人才?这里面也是有依据:

1,思维深邃,喜欢思考。古有爱因斯坦,现有马斯克。

抛开他们的所有成就来看,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就是喜欢思考,爱折腾,有很强的洞察力,喜欢直击问题本质。

2,敢为天下先,永远用行动去求新,用数量去碰机会。

3,个性突出,习惯质疑,不随波逐流,反正不会是家长口中的“乖孩子”类型。

之所以我国很难有这种人才出现,也是因为我们被传统教育所紧固了。

中国文化讲究的是“中庸之道”,从古至今都讲“枪打出头鸟”,你有个性,独立独行,就需要面临被人另眼相看,被人孤立,甚至被“杀一儆百”。

久而久之,所有人就安分了,就再也没有这种人出现了。所以那些一流人才就再也不敢“冒”出来了。

当年屠呦呦诺贝尔奖的时候,北大一位教授说出了一句经典的话语:但凡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小学教育都不是在中国大陆。

先不说这句话是否正确,但背后透露出一个道理,在教育环境下,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探究,总比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要好得多。这也是为何西方教育与中方教育区别很大的原因。

我们的教育从小就熏陶:只要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圈出的考点去背,不断去做模拟题,就能考到高分,就能上好大学,日后就能赚钱买房子。

西方的教育呢?从小给孩子启蒙教育,鼓励孩子自主动手能力,引导孩子兴趣爱好,赚不赚钱无所谓,重要的是有一门自己的兴趣。

所以回过头来看,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前人指引,还是兴趣激发?就好比一位二年级的同学,在课堂上提出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疑问,老师会说:这个考试不会考的,你没必要知道。一位拥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就此被扼杀掉。

所以说,在学校里如果学生没有培养自我思考能力,只是一味做着“照本宣科”的动作,按照“填鸭式”的方式去学习,那么培养出来的是“考试机器”,而不是一流人才。

缺乏良好的学术氛围,有人才也发挥不出作用

为什么我国拥有710万科研人员,却被西方卡脖子?因为我们的人才都是在完成KPI,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根本不是在创新!

郭传杰教授表示:如果你想要扼杀一个科技人员的创新思维,你可以给他不断布置各种KPI,周报,日报,不断去考核他。

毋庸置疑,这是毁掉一位人才的简单做法,因为这违背了科学创新的底层规律。

要知道科学创新,讲求的是什么?探索性,原创性为主的科学研究。面对的都是未知的知识探索,但一上来就给人才布置任务,提前给他下了紧固,又怎么能作出好的创新成果?

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没有必须利用KPI手法,只需要做选好人,选对人即可。

因为当你选好人之后,把人才放在对的位置上,给予绝对的支持,让他放手去做,去探索,去试错,更不必催,他自己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会自我去突破,而不是因为你布置了任务,更不是为了考高分或者得诺贝尔奖而做。

曾经有一位西方学者说过:创造性工作是人的心智运作产生的记过,思维之花会在最大的自由的环境中盛开。

对于学生的教育更是如此,给他们提供必要条件和良好环境即可,剩下的交给他们自己。我们中国也有一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所以说,我们想要培养更多拥有创新思维的一流人才,我们需要的是允许创新,包容创新,鼓励创新的大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让人才放手去做,而不是在一旁用着过来人的口吻讲各种大道理。

谈到我国基础科学教育,郭传杰教授更是讲出了自己的意见。

“办好教育很重要,因为人才应该是多样性的,有一流、二流和三流”,每一个层级的人才都相当重要。但我们不能用统一的尺度去管理,这样的教育一定会失败。

确实如此,对于教育,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多样化的人才,而不是统一标准的“工具”。为何美国每年都能吸引全球各地的人才前往?这背后就是因为美国的学术氛围自由且浓厚,他们没有KPI考核,没有人际关系的繁琐,更没有需要送礼才能拿下研发项目。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国家实行“双减”之后,社会上的补习班乱象确实少了很多,但对于学校教育问题还是有很多。学校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以“考点”为主,对于那些前沿的知识点,反而孤立出来,用“考试用不上”为借口,避而不谈。

同时要求学生背诵公式原理,却让学生了解背后的来龙去脉,更不知道过程是如何得出,这样的“填鸭式”教育,学生不仅没有减轻负担,反而在一个“死循环”中逐渐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逐渐成为了“考试机器”。

按理说,教育应该是“散发”的,学生思维应该是跳跃的,而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圈重点做习题。说到底,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灌输多少知识点,而是要培养孩子还脑海里形成一个科学的知识架构,引导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自主思考能力,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试错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

为何当年周立伟博士走遍大江南北,甚至不惜亲自审读也要引进一套来自美国的《这就是物理》孩子启蒙图书?

因为周立伟博士非常清楚我们的教育都是为了“升学率”,为了让孩子考的好分数,而不是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

而这套启蒙读物却是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没有枯燥的习题,更没有复杂的公式理论,而是通过漫画+故事的手法去呈现数理化知识。

从我们日常生活遇到的每一个物理现象,化学原理,数学知识进行入手。用漫画的手法画出来,一方面可以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思考能力,图文并茂的方式还可以加深记忆。

比如:下完雨后的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书中是这样回答的:因为下完雨之后,天空还漂浮在很多小雨滴,而这一个个小雨滴都是小型的三菱镜,只要阳光照射这些小雨滴,通过折射的原理,就出现了七色光,彩虹就显然易见了。

利用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漫画把整个知识点画出来,让孩子一目了解,并且可以自主思考。这种方式难道不比一条公式有效得多?

所以对于数理化基础教育,中国确实需要创新了,而不是继续保持“照本宣科”的方法教育。

中国想要成为世界的科技重心,就需要大量的一流创新人才。想要吸引更多有科学创头脑的人才进驻,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为此,背后的基础科学教育,学术氛围,完善的产业链已经自由的环境,才是我们大步向前发展的根基。

孩子出生就像是一张白纸,琴棋书画全看家长如何下笔。特别是在今天这个浮躁的互联网时代,与其让还在沉醉于手机游戏互联网当中,还不如送一套好的启蒙图书给孩子,让他们激发兴趣,培养爱好,追求更好的人生!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